科学家运用动态基因检测方法可筛查肝癌等11种重大疾病

1月4日,全球首创动态基因检测研究成果及转化运用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上,81岁的华裔科学家、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刘宗正,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外周血动态基因检测方法,能对肝癌、肺癌、乳腺癌等11种重大疾病进行超早期筛查。
(图侵删)
刘宗正介绍,这种检测方法,只需采集人体的一毫升血液,就能实现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发现体内疾病的早期踪迹,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从根本上降低肿瘤等重大恶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对于此项检测方法,中国科学院博士程昌明解释说,人体内有2万多个基因,整个DNA序列是稳固的,每个基因片段的数量则会变动。在这些动态的基因表达中,有一部分跟这些重大疾病相关。需要一套复杂的研究方法,把这些动态基因“捉住”,从而实现对疾病早期的筛查和动态跟踪。
刘宗正介绍,通过这种检测,还能对重大疾病进行精准治疗,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分子依据,可有效避免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目前,刘宗正将这一科研成果委托给华夏京都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
(完颜文豪)
作者:完颜文豪
美将举办洛杉矶奥运会,中方是否对美方进行外交抵制?外交部回应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西南区域融合发展会议系列活动在贵阳成功举办
电视艺术工作者与脚下热土的双向奔赴 第十七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系列活动在宁德举办
科学抗疫争朝夕 九天揽月不是梦——2022年世界科技形势展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后援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