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手工造纸传承“七十二道”手艺

xiaofeng
甘肃手工造纸传承“七十二道”手艺

中新社兰州1月6日电题:甘肃手工造纸传承“七十二道”手艺

甘肃手工造纸传承“七十二道”手艺
(图侵删)

作者闫姣

资料图:手工造纸

“七十二道手,上墙还要吹一口。”寒冬里,55岁的李生武忙碌在造纸作坊里。2017年一年,他用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生产构树皮纸10万张,这门手艺传到他已是第六代。

工业化冲击下使中国传统造纸术“日渐式微”。眼看曾经养家糊口的手艺活儿即将失传,李生武如坐针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造纸传习所、借助互联网线上线下双销路……李生武忙前忙后,村里仅有的一户造纸艺人逐渐发展为6户。

明清两代,甘肃康县大堡镇李家山村里的造纸业兴盛,当地人凭祖传的手艺勤劳致富。虽然岁月更迭,但李生武仍坚守这门手艺。

在康县造纸传习所内,抄纸槽里放满了纸浆和水,纸浆纤维浮在表面,李生武双手抓住竹帘,从槽中“抄”起,竹帘上便形成厚薄均匀的一层纸,随后他把纸扣放在纸榨上去除水分,晾干后“吹”在墙上。李生武说,初学手艺时,一到夏天,就常遇到纸浆粘和的情况,经父亲指导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李生武说,造纸工序共七十二道。极为重要的有“浸泡、蒸煮、打碓、碾穰、淘穰、入药、抄捞、计数、扫纸”九道工序,这些李生武早已熟稔在心。抄捞是手艺活,抄捞纸张的薄厚、均匀全凭工匠的经验,纸太薄或太厚都影响使用。

村子里漫山遍野种植的构树,其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李生武说,构树皮纸有纹理清晰,柔韧度高,耐保存百年不腐。当地造纸艺人说,“清明前砍折,三年砍折两次,构树就会越长越茂盛。”

构树皮晒干后,在池子中用清水浸泡一周时间,然后在石灰水中浸泡10多分钟,再用直径两米的蒸锅蒸煮,即得到纸浆。为此,李生武要忙碌两个多月。

目前李生武的作坊生产两类纸,一类为祭祀用纸,通过商贩供往甘肃西和县、徽县、两当县等地。另一类为书法绘画纸,2016年,李生武改良造纸技艺推出可“私人定制”的四种规格。

现在,李生武学着用“新玩意儿”微信推广传统造纸术。此后,不断有顾客慕名线上购买构树皮纸。同时,李生武还与6家网店合作。他说,接下来计划邀请书画家在构树皮纸上创作,逐步打开传统造纸业的市场。(完)

焕发新活力 迈上新台阶——从两会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杨幂麻花辫造型 清纯姐已上线

河南泌阳:特色林果业成乡村振兴“助推器”

中国算力网—智算网络正式上线

交通运输部:十一假期公路车流量预计增长10%

数百名专家齐聚桂林,探讨工业4.0的未来与挑战

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凯旋!

海外私募巨头KKR在海南设立基金公司

美军承认在喀布尔无人机袭击行动中造成10名平民死亡

2018年海南省党政机关急需紧缺人才招录公告

美知名汽车工程师桑迪·门罗揭露美媒污蔑抹黑中国

沉浸式体验京西文化魅力——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迎来首个“研学团”

甘肃手工造纸传承“七十二道”手艺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后援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