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姑娘碰翻了调色板
——湘阴县赛美生态家庭农场见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徐亚平通讯员欧阳林梁军
4月1日,记者经过湘阴县东塘镇赛美水库,沿巍峨的库堤东行,忽逢桃花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记者发现,桃花园里的桃树风姿各异:南部的有叶无花,笑青吟翠;北部的有花无叶,姹紫嫣红;西部的有叶有花,相得益彰。整座山头五彩斑斓,仿佛是春姑娘打翻了调色板。
花间,一老人在生物治虫。一问,正是“赛美生态家庭农场”主人丰寿。
“有花无叶的是冬桃;有叶有花的是蟠桃;有叶无花的是油桃,花已凋谢,您来迟啦。”丰寿跟记者科普道,“算您眼尖。不过,园子里有20多种桃,保证5月开始每月都有桃子吃。要吃到12月份哩!”
丰寿是长沙市退休工人,经东塘镇招商引资来到赛美村,在这片荒山上种植果树,成立了赛美生态家庭农场。“以前这里寸草不生。”丰寿说。
经过3年多的奋斗,“不毛之地”变成了梦幻的“花果山”。山山岭岭,绿色植被已然铺天盖地,若不仔细辨认,脚下顽固镶嵌在土地里的岩石几乎不见。
穿行果林间,59岁的丰寿步履矫健,他透露道,他一共承租了500多亩荒山,栽的全是果树,大部分是桃树,还有沃柑、橙、桔。
花开又花谢,黄土地上落红瓣瓣。
心疼不?记者问。
“花谢了,就代表果子要出来啦!”丰寿笑道,“去年开始,果林已开始盈利,果树的效益是越看越有的,它一年一年翻倍成长,产量也是成倍增加,收益期能达近20年哩。”
沃柑树下,头上裹着遮阳丝巾的员工在除草。“固定员工是8个,有时一天要请30多个人。”丰寿说,“当初政府招商引资农旅产业,既是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也是为了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工人虢冬梅告诉记者:“每个月工资能拿3000多元,忙的时候,有五六千。”
说话间,东塘镇党委书记刘界雄和镇党委副书记吴春辉来了。“老丰啊,前几天给你争取的10万元到账了吧?”刘界雄问道。
“到啦!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已经开工,就在那里。”丰寿神采奕奕地指着桃园北端池塘边一处已平整的荒地说,“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原来,开荒这几年,农庄里水果产量连年增长,游客也越来越多;但由于资金紧张,用于水果保鲜、冷藏和游客歇脚的配套服务设施一直没有建起来。
“湘阴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发展休闲生态农业,这是我们要扶持的对象。”刘界雄说,镇财政咬紧牙关挤出10万元,作为建配套设施的启动资金。
“配套设施建好后,我还要把路边种上观赏树,把农庄搞得更漂亮一点。”丰寿说。
记者走出桃花园,瓣瓣桃花随风起舞,热情欢送;园外,花果相伴的油菜花,为桃花园绣了一道金边……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