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平静”太久?专家:淡季正常 仍需强化供给

xiaofeng
影院“平静”太久?专家:淡季正常 仍需强化供给

史上第二高票房的国庆档后,内地院线票房一路滑落,并于其后陷入长时间的“平静”。

影院“平静”太久?专家:淡季正常 仍需强化供给
(图侵删)

如何看待这种“平静”?下一次的观影高潮何时到来?疫情之下,院线面临何种挑战?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

对于院线目前的低迷表现,尹鸿表示,身处一个相对的观影淡期,11月的“平静”属于正常,“这个时段其实在理论上就属于淡季,一般来说,这个平静的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尹鸿指出,院线依靠接下来的贺岁档走出眼下低迷期的可能性不大,“2010年以前,中国中小城市影院少,贺岁档是一个大的档期,但后来随着影院的发展,春节档的崛起,贺岁档已经很难掀起高潮。”尹鸿说。

在尹鸿看来,造成目前这种低迷状态的原因除了“理论淡季”,还有就是缺少头部作品的刺激。

就在几个月前,国产大片《八佰》完成了对内地院线的强势救市,尹鸿认为,头部电影对于电影市场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这个带动作用绝不限于影片本身的票房,电影市场需要头部电影带动观众进影院的行动愿望,有了进影院的愿望,伴随而来就会有更多进行选择可能性。”他指出,整体上近一段时间以来,此间院线正是缺少这种就有头部影响力的电影。“这样就使得大盘太低了,大家不进电影院,就谈不上选择不同的电影。”尹鸿说。

尹鸿指出,受到疫情影响,目前确实出现电影供给不足的情况,“从前国产片和进口片可以形成一个互补,国产电影投入不太多的时候,进口电影可以填补,以往进口电影的带动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但是今年这一块基本空缺了。”

尹鸿同时表示,其实所谓的“片荒”应该是“暂时性的”,“但令人担心的是因为供给不足而最终影响到观众的观影习惯,人们长时间不去影院,以往的日常观影愿望可能会逐渐消退。”

尹鸿直言,“过去20年我从未担忧过中国电影市场的正向的增长,但今年的特殊状况,如果整个电影的供给不足真的令大家慢慢不再习惯去电影院看电影,那对于整个电影市场就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伤害。”他就此强调,要强化影片供给,创造电影院的热潮,触动观众保持和扩展观影习惯。

对于下一个院线的观影高潮,尹鸿很有信心,“春节档无疑会再次爆发,一方面影片供给很充分,另一方面,观众有观影刚需,这两个因素都具备,所以春节档是可以放心的。”

但他同时再次指出,“一个春节档救不了一年的电影,为了尽可能避免常规式消费时期出现低谷,需要督促更多好的头部电影入市,与此同时,也应该加快速度引进更多影片,尽快投入市场。”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方是否放弃改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外交部回应

沪滇协作助力保山小粒咖啡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湖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致敬最美 奋斗强军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360度全景航拍!山东潍坊打造乡村振兴“寒亭样板”_1

民进昆明市委:建议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势在昆明打造金融应用平台

中国记协举办2024年中外新闻界新春联谊会

抗洪启示录:人定胜天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那些事儿」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长12.7%!美媒:这就是美国公司留在中国发展的原因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发现的新矿物获国际矿物学协会(IMA)全票通过

金砖合作着眼未来(国际论坛)

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

影院“平静”太久?专家:淡季正常 仍需强化供给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后援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