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户贫困户都过上好日子——记自治区团委驻和田县塔瓦库勒乡阿特贝西村第一书记伊明江买买提

xiaofeng
让每一户贫困户都过上好日子——记自治区团委驻和田县塔瓦库勒乡阿特贝西村第一书记伊明江买买提

我们打馕车间解决了村里最困难的贫困户转移就业问题,我们要让每一户贫困户都过上好日子。”7月1日,自治区团委驻和田县塔瓦库勒乡阿特贝西村第一书记伊明江买买提说。

让每一户贫困户都过上好日子——记自治区团委驻和田县塔瓦库勒乡阿特贝西村第一书记伊明江买买提
(图侵删)

梳理出最困难的17户

2018年1月31日,阿特贝西村来了一位新的第一书记。伊明江是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自治区团委学校部副部长,面对这个当地有名的深度贫困村,他深感脱贫压力巨大。

“我以前驻村工作过,对和田地区也比较熟悉,但是脱贫工作不好做,需要学习的地方非常多。”伊明江说。

连续多年的驻村工作,已经为这个村脱贫打下了一定基础,然而有了基础并不能确保完成目标,还需要不断努力,伊明江很清楚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掌握村里贫困状况的第一手材料。”

当年4月,村里完成贫困状况调查。全村要如期脱贫,一个都不落下,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伊明江的目光最终停留在村里17户最困难的贫困户身上。这17户贫困户有一个共同特点:妇女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并且每家只有一名妇女。如果她们不脱贫,全村脱贫就无从谈起。这最困难的17户,成为伊明江最重要的脱贫目标。

观察出锦“馕”妙计

办缝纫社、砸核桃、在种植大户地里集体管理土地……一个个脱贫方式被拿上桌面反复讨论,然后又一个个被撤下来。原因很简单,这些方式都难以解决这17户的实际困难。

伊明江和工作队队员把所有能想到的脱贫方式都琢磨了一遍。

“这17户,每户只有一个妇女劳动力,又没办法外出务工,也不掌握劳动技能,仅靠农牧业生产是不可能脱贫的。”伊明江说,脱贫项目看着多,但只要和她们的实际情况一结合,就发现没有合适的。

伊明江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一天,他走在村里,突然看到一个妇女在打馕,她的手法熟练极了。

“对啊,她们最擅长的不就是打馕吗?”伊明江兴冲冲地回到村委会,对工作队队员说,“我们可以组织这17户贫困户打馕,提升馕的品质,对外销售。馕的市场那么大,而且这是她们最熟练的技术,可以直接操作,也不用离开家。”

“博士馕”带来好生活

阿特贝西村打馕车间2018年4月开建,当年5月1日就试运营了。

虽然还是打馕,但无论是制作手法还是车间建设,都和之前在家里打馕截然不同,更符合现代食品生产规范。

车间运营后,伊明江和工作队队员跑遍全乡推销馕,并很快获得认可,现在每天都有客户上门购买。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如今打馕车间的正式员工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19人,其中17人来自贫困家庭。小馕改变了这些农村妇女的生活,大家每月有了固定收入,也有了更多自信。她们没有忘记这巨大的变化从何而来。所以,大家都把这精致的小馕称为“博士馕”。

“我愿意通过点滴小事,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伊明江坚定地说。(米日古力纳斯尔)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饺子梳齐刘海脸蛋嘟嘟敲可爱 包贝尔推行李车做宠娃老爸

沈阳海关系列举措“备战”双十一

加强合作发挥所长 贡献国家成就香港

拉萨市福利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步入良好运转轨道

天津市5家单位入选国家“星创天地”

洪水也不能阻挡!印度新人乘坐大锅前往婚礼现场

石家庄通报进口车厘子复检结果: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急寻同行旅客!4个航班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

Raf Simons走后,Calvin Klein如何度过2019

第四届进博会精彩闭幕

石秀安:突破创新 助力中国核能“弯道超车”

兰考谷营派出所携手群众共筑清朗网络环境

让每一户贫困户都过上好日子——记自治区团委驻和田县塔瓦库勒乡阿特贝西村第一书记伊明江买买提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后援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