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空姐”是老司机 17年她空中“飙车”10万公里

xiaofeng
这个“空姐”是老司机 17年她空中“飙车”10万公里

中国青年网焦作4月26日电(记者赵瑛)她每天在距离地面10米的空中开车,她的开车里程连起来足以绕地球两圈……25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发现最美铁路”系列活动走进焦作车辆段检修车间。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到了站在地面上的她——45岁的天车司机吴瑞敏。

这个“空姐”是老司机 17年她空中“飙车”10万公里
(图侵删)

天车司机吴瑞敏。中国青年网记者赵瑛摄

“每天7点50左右我就上岗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天车传动、机械等各部分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吴瑞敏介绍道。

焦作车辆段检修车间里的天车。王玮摄

天车,是在高空架起的轨道上运行的一种桥架型起重机。“我的任务就是把未修理的设备吊过去,修好了再吊过来。”吴瑞敏说。

在检修车间里记者看到,忙碌的工人们头顶上方的天车驾驶室距离车间地面约10米。在面积不足2平方米的操作室里,吴瑞敏每天独自“驾驶”天车吊着轻则几百公斤、重达数吨的配件和设备,在近160米的空中“航线”上来回“飞行”200多次,里程至今已超过10万公里。

“所以,同事们都叫我‘空姐’。”吴瑞敏笑道。

半路出家决心做“行家”

吴瑞敏进入铁路系统已经20多年了,在开天车之前,她是一名叉车工。2001年,由于生产力布局调整,吴瑞敏被调到天车司机岗位。当天车师傅们见到半路转行的她时,不禁犯嘀咕:“她能学得会咱这活吗?”

这句话听到了吴瑞敏的心坎里,性格要强的她暗暗发誓要铆足劲头学习业务,决不成为拖累大家的“包袱”。为此,她苦练操作、边学边问边思考。三个多月后,她学会了开天车,并很快成为了技艺娴熟的老司机。

“想把天车开好、开安全,必须要胆大心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吴瑞敏说道。检修大库内是交叉作业区,天上地下同时进行检修工作,人员情况复杂。因此,每次进行起吊作业时,她都要站在驾驶室观察窗口,向下俯视并密切观察检修大库内职工的作业位置,从他们上方通过前,都会及时响铃,提醒避让。

忙碌工作之余,她还总结出一套“四要”天车操作方法,即:观察要细、停车要缓、起落要慢、手脚要稳。

“简单工作”做得不简单

“开工前的点检是每个天车司机最重要的工作,一旦天车出现问题,就可能使数吨重的配件从空中坠落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吴瑞敏说。对待这份别人眼中简单又单调的工作,她十几年如一日,从不掉以轻心。

为了保证车间修理工作按时按量完成,吴瑞敏每天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岗,操作天车进行起、升、走、停等动作,认真查看各传动装置的润滑情况和吊钩、索具的零件状态、确认限位器作用是否良好……每一项检查她都细之又细。

这个好习惯为车间的安全作业做好了保障。仅2017年,吴瑞敏就通过细心点检发现各类隐患故障12件,多次受到嘉奖。

夏天满身汗,冬天打冷颤,是吴瑞敏对自己工作的描述。“天车司机的工作看似轻闲,实际却是个累活。只要一上车,再下来的时候基本上也到了下班点。”吴瑞敏说。为了配合其他工班按时完成车辆检修任务,避免去厕所耽误配件的吊运,工作期间的她很少喝水。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多吊一钩,就能早点和大家一起完成工作,没啥。”

提及开天车17年的感受,她只说了5个字“累并快乐着”。

开封尉氏县十八里镇:下沉监督“防溺水” 筑牢青春“安全线”

第十八届中国零售商大会暨零售商业智能设备及商品博览会在广州开幕

《还珠格格》20年后再重播 这些秘密现在才看懂

今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发布

云南玉溪举办2022年招聘服务进校园直播带岗专场活动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揭牌 聚焦岛屿岛礁开发等科技难题

全球面临气候饥荒双重考验

石林县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管

湖南祁东:家门口招聘稳就业

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研究院及高端装备项目投产

第十三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在首都图书馆举办

《国家宝藏》宋金项饰揭开沉船谜团 再现海丝之路昔日辉煌

这个“空姐”是老司机 17年她空中“飙车”10万公里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后援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