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空中特情”该如何应对? 专业人士:控制情绪

xiaofeng
遭遇“空中特情”该如何应对? 专业人士:控制情绪

资料图:飞机。

遭遇“空中特情”该如何应对? 专业人士:控制情绪
(图侵删)

遭遇“空中特情”乘客如何应对?

专业人士:控制情绪做个听话的乘客

本月中旬,南航一架飞机遭遇“货舱火警灯亮”后在长沙紧急备降、全体乘客紧急撤离飞机的消息“刷屏”。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飞机安全备降后,全体乘务组指挥乘客撤离,除一名乘客脚踝受轻微伤外,其他乘客均安全撤离。飞机经过机务工程师检查确认未发现明火。

对死亡的恐惧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作为普通乘客而言,面对突发事件,我们如何战胜恐惧?本报记者昨日专访了两位业内资深专业人士,为大家揭示,遭遇“空中特情”时你该如何“保命”。

面对特情盲目跟风最可怕

春秋航空客舱部乘务中队5分部经理李寅斌强调:“客舱出现的火灾、歹徒劫机、乘客突发病情等,我们简称‘空中特情’。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乘客最需要做的其实只有两点:一是控制自身情绪,避免围观、大叫、乱跑等失控情况。二是听从机组人员指挥。”

因为出现紧急情况,人的本能反应就是离开危险区域和“跟风情况”。“例如失火,最后一排着火,一波人就会往前跑,前舱着火,就会往后跑,看到周围人跑,其他人跟着跑,人们在客舱大范围跑动,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出现飞机失去配载平衡而坠机,历史上血的教训有很多起。而且乱跑容易给乘务组处置失火加大难度,即使乘务组再专业再有经验,第一时间到不了起火现场,就无法组织灭火,火势就会扩大,一样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通常乘客保持冷静,乘务组有人灭火,有人移走附近氧气瓶,有人协助火灾区域乘客调换座位,也有人喊出口令让乘客进行适当防护。”李寅斌说:“歹徒劫机也是如此,只有保持冷静,后续的谈判、制服歹徒或是寻求乘客帮忙都会通过广播、喊叫等多种途径告知乘客。而乘客突发病情,切忌围观,客舱环境本身密闭,加上人一多,围在病人附近,空气质量变差,也不利于乘务组对病人急救,一旦需要医生协助,乘务组会通过广播寻求帮助,或是通知机长,由机长联系塔台,告知情况,后续会找就近机场降落,通知救护人员到达现场。”综上所述,出现”空中特情”,避免恐慌引起的乱跑、大叫、围观等情况,统一听从乘务组指挥,是保证各类安全的重要因素。

安全提示需仔细观看

中国空中警察总队二支队18中队副中队长王静,也是东航空保的首席技师。他同意李寅斌的看法,王静说:“遭遇‘空中特情’时,乘客一定要迅速调整心情保持镇定,紧张恐慌一定会有,规避风险也是人的本能,但必须调整心情,信任机组,不要围观、不要盲目见义勇为,保护好自己,听从指挥,有军人、警察、医生等‘专业身份’时可以主动亮明身份,协助乘务组控制好乘客规避危险。每次登机前,我观察很少有人认真看安全提示,建议仔细观看学习,因为一旦险情发生,这些知识可以救命。”

李寅斌最后还提出,还有其他航空公司的紧急撤离事件中,有撤离的乘客未听乘务组指令,携带箱包或穿高跟鞋跳滑梯情况,导致最终滑梯出现破损,这是很错误的行为。

做个听话的乘客

此外,不按规定系安全带、不关手机、起飞降落时不调直座椅靠背、不收起小桌板、不打开遮光板等,这些看似“小事儿一桩”的细节,不遵守的背后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空中重度颠簸突如其来时,不系安全带者的受伤几率巨大,常见的伤有颈椎骨折和高位截瘫。“逼你”调直座椅靠背可不是“没事儿找麻烦”,飞机迫降时,只有垂直状态的座椅靠背才能承受最大的冲击力,否则会给你和后面那位,带来极大伤害,打开的小桌板,还会阻碍逃生。飞机迫降时,客舱内严重的烟雾让你啥也看不清,提前打开的遮光板,会让外部光线进入客舱指引救命的路线,也方便外面的营救人员观察机内情况等。

本报记者孟环

「暖新闻」男童休克辅警抱起狂奔送医还翻越护栏 网友:这个翻护栏姿势满分!

「“8810”行动计划重点企业走笔」科技赋能 “中华老字号”焕新升级

凝聚社会力量共建“安义退役军人之家”

非洲时尚集合品牌首秀上海时装周

上海“双智”定向赛圆满结束,途炫机器人泰坦引爆全民运动

“小事”抓细“大事”抓实

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视频」一月财经档案:新年第一个月不能错过的财经大事,三分钟带你回顾_1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张翠英老人离世

小牛电动赴美IPO 老虎证券支持散户打新

沪两大机场多举措保障旅客抵离机场 晚归客有定制巴士

这些发生在二月的谣言 不要再相信!

遭遇“空中特情”该如何应对? 专业人士:控制情绪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后援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