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税收政策给了我很大信心,成立合作社,几乎就不用缴税,税务局还贴心地给我们送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优惠政策汇编》,我们村上的地有3000多亩,三分之一是梯田,种出藜麦既有收入又漂亮……”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炭山岭镇上岗岭村党支部书记李玉海向前来宣传税收政策的天祝县税务局干部介绍他的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炭山岭镇上岗岭村平均海拔2800米,年均气温3.5℃,降雨量480毫米,是典型的半干旱山区,前崖坎,后坡坡,一直没什么像样的产业。近几年来,天祝县税务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着力为培育壮大“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产业注入税务力量,使得上岗村这个“小村庄”竟也有了“大产业”。
七彩藜麦为生活添彩
天祝县松山镇鞍子山村的千亩藜麦种植基地,火红的麦浪,饱满的颗粒,承载着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以前我们村里种的都是小麦和豌豆,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收成不高,刚够养家糊口而已,那还奢望存什么钱呢!”村民毛占义回忆道。
天祝县松山镇七彩藜麦种植基地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的古老作物。2017年被引进到天祝,至今,全县已推广种植藜麦11.6万亩。2018年11月11日,天祝县更是被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誉名为“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使得这个健康美丽的产业真正成为了致富“好帮手”。
为培育适合特色产业成长的“税收土壤”,成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坚实的“税后盾”。天祝县税务局对内开展税务干部专项政策培训会,梳理涉农税收政策,提高税务干部对政策的把握;对外,借助纳税人学堂、天祝税务网络直播间、税企微信群、专项宣传册、税企共建主题党日活动等多渠道强化政策宣传,建立健全“事前辅导、事中审核、事后监管”的跟进机制,以税助企、税农携手共促扶贫产业发展。
与“菌”共舞挣钱顾家两不误
天祝县哈溪镇古城村合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生产车间主任谭桂兰为大家耐心讲解食用菌种植技术。“我是负责种菌的,菌棒生产车间投产后,我在这儿上班,一边能照顾家里,一边还能赚钱。”
天祝县税务干部到养菌棚宣传政策
从税务干部与谭桂兰的交谈中得知,合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成立,现已建成种植棚500座,养菌棚20座。合作社所属食用菌加工生产车间日生产菌袋1.5万袋,年产可达100万袋,带动周边群众77人就业,其中包括建档立卡户18人。村民也不用外出打工了,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景。
高原夏菜让致富不再难
“国家的创业扶贫税收优惠政策,更加激发了全村致富的动力,公司运行这么长时间了,税务局一直帮助我们解决困难,上门辅导政策,处理涉税疑难,为我们提供便利,全村不仅脱贫了还找到了长久经营的事业,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甘肃康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英说。
2010年初,陈英联合天祝县打柴沟镇安家河村的10余户村民成立了天祝康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后改名为甘肃康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现已辐射带动周边1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高原夏菜1.6万亩以上,产值90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同时,通过技能培训,吸纳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高原夏菜初加工工作,转移性收入增加400万元以上,户均收入增加1.2万元,帮助安家河村全村建档立卡户140户551人全部脱贫。
天祝县税务干部帮助村民采摘夏菜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促进扶贫产业发展,保障农民稳定就业,天祝县税务局对农户、合作社、涉农企业进行调研,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协调银行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积极拓展“线上”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努力提高办税效率。
“目前,安家河村的蔬菜种植面积从过去的几户一亩发展到如今的户户十几亩,从品种单一的蒜苗、娃娃菜发展到荷兰豆、荚豆、莴苣等十几个品种,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十九大精神进央企】一块钢板的"回炉新造" 看中国钢铁如何在世界"登峰造极"
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解读《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