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彭正在接待顾客。
12月29日下午5点多,位于于洪区大通湖街139号的小店“豪客超市”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下班的、放学的都赶来买东西。“从早上6点半起床,到半夜12点关门,我和爱人一个起早,一个贪黑。”小超市老板郝海彭说。12月马上收官,郝海彭拢了拢账,这个月流水比平时多了6万元!
跨年欢庆消费券:顾客消费有实惠小店一天多卖两千元
老家在辽阳的郝海彭是一个85后小伙儿,2015年开始和妻子经营这家小超市。年初疫情至今,因为坚持开店,夫妻俩的生意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时间来到2020年收官的12月份,红火的小买卖竟还来了个“大爆发”。
记者在小店里看到,住在碧桂园银河城的李女士下班后到店里买一盒草莓,在使用支付宝刷脸支付时,19.9元的货款直接被消费券抵扣掉了2元,美滋滋地拎着草莓走出了店门。郝海彭说,进入12月,借助跨年欢庆月的消费券,消费者到店消费直接能够“满60减10”“满25减5”“满10减2”,而这一份小小电子消费券,给他带来了不少“流量”。
整个12月份,小两口忙得不亦乐乎,每天起早去进货,理货,然后开始一天的忙碌,经常顾不上吃饭。”没有消费券之前一天能卖六七千块钱,有了消费券每天至少多卖2000元。”郝海彭说。
守着社区邻居们:每天开到半夜12点疫情期间不歇业、不涨价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郝海彭这个经营品种齐全的小超市就是小区邻居们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方便,就在家门口,大家在我这种社区店买得都还挺多的,有不少邻居说,你们这个店一直开着可真好。每当我听到大家这么说,就感觉‘人间值得’。”郝海彭说。
自从疫情发生到现在,郝海彭夫妇店里的商品,硬是一分钱没涨。在口罩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提前囤了不少口罩的郝海彭夫妇,坚持4元钱一包卖给邻居,远远低于市场价格。“涨价是不可能的事儿,啥时候都不能靠这个发财。”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刘洋/文
主任记者李浩/摄
来源:沈阳网
北京牡丹江企业商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暨牡丹江旅游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携手未来之城,实现合作共赢——外交部举办雄安新区全球推介活动